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关税反制下的“农业红利”:中国农业能否成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
2025-04-14 09:29:26

近日,贸易摩擦再度升级,4月2日,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对等关税”,我国迅速采取反制措施,自4月10日12时起,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


加征关税直接推升进口成本,倒逼国内种源自主可控与养殖去产能。在此背景下,农业板块逆势崛起,成为关税风暴中的“赢家”。


政策加持:农业强国规划出台


这场“关税风暴”带来了挑战,但新的机遇也在悄然浮现。4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明确将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首要任务


这一规划的出台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中国从美国进口大量农产品,包括大豆、玉米等重要粮食品类,部分领域对外依赖度较高。然而,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加剧,贸易摩擦频发,全球粮食供应链面临诸多风险。


中国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旨在通过提升粮食产能、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推动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农业自主可控,减少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这不仅是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是为了在国际博弈中掌握主动权,确保关键农产品的稳定供给。


农业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


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智慧农业推广,提升国内农产品的自给能力。政府也在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对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改革,取消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转而建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


农业细分领域:独特发展机遇


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关税的上调直接导致进口成本大幅攀升,催生出“倒逼内需”的效应。在当前形势下,以下五个农业细分领域正凸显出独特的发展机遇:


1、种子生产


种子被称为“农业芯片”,部分高端种子品类的主导权仍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国产种子企业正加快攻关步伐,种业振兴行动全面展开。


2、种植与林业


种植业的核心发展方向是推动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向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林业方面,随着碳中和概念的兴起,“碳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3、玉米


中国和美国均为全球主要的玉米生产国,两国玉米的产量变化及供需格局调整直接影响国际玉米价格。在加征关税背景下,国内玉米的战略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未来增长空间可观。


4、大豆


我国在大豆方面对进口的依赖程度较高,主要进口来源地为巴西和美国。反制关税可能促使国内大豆种植规模扩大,同时推动压榨产能重构。


5、粮食概念


国家粮库、应急储备以及小麦、稻谷等传统粮食品类的安全属性愈发凸显。粮食产业链正在加速推进数字化改造及仓储物流一体化建设。


相关人士及券商观点


农业板块正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市场及券商普遍认为,农业板块,尤其是粮食板块,展现出独特的稳定性和增长潜力。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表示,农业板块成为相对安全的避风港,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促使市场对农产品自主可控的需求增加。


北京艾文智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资官曹辙认为,资金更倾向于寻找相对稳定的投资领域,农业板块因其稳定需求和政策支持,吸引了部分资金流入。


福州公孙策公关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詹军豪指出,国内政策对农业的支持是粮食板块上涨的重要原因,种业振兴和种植补贴计划为相关产业链提供了长期增长动力。


国信证券分析认为,国内饲料粮预计有望迎来涨价,其中,豆粕最为利好,其次是玉米。


华西证券预计未来禽肉进口量将减少,国内白羽肉鸡企业将填补市场缺口,另外加征关税也会提升白羽肉鸡祖代引种成本,利好种鸡企业,相关公司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有望显著提升。


太平洋证券认为,贸易加征关税利于国内自美农产品进口减少和价格上涨,建议关注粮价上涨预期下的主题投资机会。



本文内容来源于券商研报,媒体报道、仅供参考。

咨询热线 19925768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