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榆林灌区以外的广大地区,抗旱是很难的。这些地区可以灌溉和节水灌溉吗?
目前山区大量耕地已经平整,靠近大坝。提供机电泵、管道等抗旱设施,干旱时可浇入田间、果园。
在离水源较远的山区,干旱已成为抗旱工作的难点之一。
榆林的结构性缺水和干旱。水从哪里来?
1995年,甘肃省大力开展雨水收集利用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实施“121”雨水收集工程,即在干旱地区建设户均100㎡左右的雨水收集场,修复2个30~50立方米水量的水窖,发展庭院经济约667㎡(一亩)。本项目窖水一半用于人畜饮水,另一半用于发展庭院经济。
同年,内蒙古自治区在准格尔旗、清水河县实施“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即一户建一口蓄水量30-40立方米的旱井或水窖,采用水播或滴灌技术,开发出1334㎡(两亩)抗旱保收田。从实施情况来看,好处也非常明显。
甘肃、内蒙古的集雨抗旱,意味着水从天而降。陕北榆林有没有可行的条件?降水方面,榆林高于甘肃和内蒙古,天上有水不成问题。榆林南部山区有深山沟,地形落差大,农村居民分散,庭院面积大,窑顶有水泥和彩钢瓦,农村群体之间有沥青路或水泥路,为雨水收集创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发展集雨节水灌溉可以作为榆林抗旱的一个思路。针对宽阔的梯田、堤坝、山苹果,在山区发展“小水利”,实现“雨季集水,旱季用水”的效果。
根据当地条件和实际情况,将建设软水积聚装置,大型雨水收集场、枯井和集水池将收集雨水。比如软水窖密封性能好,只要下4毫米的雨就能集水,窖内水分蒸发小。软水窖不需要硬化土壤。与传统水泥建造的雨窖相比,它具有成本低、更环保的优点。还具有安装简单、密封性能好、不渗漏的特点。一个10立方米的小软窖,可以满足1亩果园的年灌溉需求。
建设集雨蓄水工程,发展节水灌溉,是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又一重要途径。在这方面,山西和甘肃已经有了成功的案例。希望我们玉林人能调查论证集雨抗旱技术。这项技术如果在榆林落地生根,不仅是榆林抗旱的有力工具,也是榆林的一场“农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