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软体水窖+水肥一体化,让旱涝保丰收的“吨粮田”遍布三秦大地
2022-10-21 09:53:48

今年陕西要新建高标准农田290万亩,配套高效节水灌溉64万亩,通过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标准、推广建设模式,实现高标准农田在建设数量和质量上双提升,打造一批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陕西地域南北狭长,从北到南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纵跨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受地貌、气候等因素影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各地在项目设计、施工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为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质量和综合效益,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在组织专家充分调研论证并征求相关部门和市县的意见建议基础上,制定了7种分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主推模式,采取科学建设模式,提高建设效果,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发挥效益一块。


   软体集雨水窖——


    旱塬地有了智能甘霖


陕北地形地貌相对平缓的梁峁丘陵区,属典型雨养农业区和农牧交错带。近年来,舍饲羊产业发展迅速,饲草需求日趋旺盛,需大力发展春玉米生产,满足羊产业对饲草饲料的需求。但该地区以坡耕地为主,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苗期与抽穗期极易出现卡脖子干旱胁迫,要投入必要的集雨蓄水补充灌溉设施,解决水分胁迫问题。




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镇金盆湾村村民杨占成:过去都是望天田,玉米产量低,很多都撂荒了。现在有了水肥一体化,缺水了只要按几个按钮,就可以随时浇水,现在玉米长势和没有滴灌的有很大差别,今年的玉米丰收有保障了。杨占成家的这片玉米地属于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今年启动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当年建设,当年就能耕种了。


据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项目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过程中,通过引入新型软体集雨水窖技术,结合大数据和智能化,在田间铺设滴灌带等田间设施,因地制宜实现了高效节水灌溉,解决了农业生产关键生育期补充灌溉问题。目前,金盆湾村1500多亩土地铺设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高标准农田灌溉用水无忧


在陕北梁峁丘陵区,陕西省主推一户一田-软体水窖-节水补灌-种养循环建设模式。据了解,【中联】软体集雨水窖采用新型材料,与传统集雨窖相比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灵活、运输建设维护成本低、抗老化、抗震性强、不渗漏、保水性好等优势。


     治碱改土合并——


      撂荒地成了高标田


      在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峁镇鱼河峁村,一年多前荒草丛生的盐碱地已经变成了满眼碧绿、整齐划一的方块田,千亩水稻沿无定河岸向南延伸,村里因土地盐碱化而多年撂荒的地,在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下实现了复种。


     陕北无定河、榆溪河等川道地区,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水资源充沛,部分地区有水稻种植历史。但长期以来蒸发强烈,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壤盐碱化较严重;加之土壤质地偏粗,田块细碎化,传统种植业经济效益低下,撂荒严重。


       秦岭南麓的陕西汉中洋县的水稻田


     在这一区域,陕西省主推田块合并-土壤改良-水旱轮作-集体经营建设模式。以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为抓手,打破土地细碎化制约,小田并大田。同时,通过生物有机肥、土壤改良剂、客土等措施改良盐碱化土壤,采取水旱轮作,以水压盐,同时解决排水排盐问题。

咨询热线 19925768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