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广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2023-04-19 17:45:17

今年以来,广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统筹部署建设农业强省和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抓住县域这个重要发力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切实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开创三农工作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当好示范塑造新优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不断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 稳定安全供给

一是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下大力气促进粮食稳产增产,全链条推进节约减损,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严字当头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实施“南粤良田”工程。二是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念好向山海要食物的“山海经”,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大力发展冬种农业、北运蔬菜产业、林下经济、农业微生物产业。坚持“疏近用远、生态发展”,实施“陆海接力、岸海联动”,全力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打造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区、引领区。三是强化底线思维,建设多元供给体系,完善粮食和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建设大型农产品物流枢纽及仓储中心,抓好生猪和“菜篮子”工程建设,不断提升保供能力。

着力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中,构建起体现广东“三农”特色、展现广东比较优势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一是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种养—加工—销售—服务”补链延链强链,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实施现代设施农业提升行动,打造一批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抓住“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发展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实现由卖“原字号”农产品向卖高品质制成品转变,打造百亿元级预制菜产业强县、十亿元级预制菜生产强镇和预制菜原材料供应亿元村。

二是抓产业能级提升,打好“龙头、园区、品牌、配套”四张牌,突出龙头引领,深入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优工程;强化园区集聚,推动产业园区拓功能、扩规模、增效益,打造更多千亿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强化品牌塑造,通过农村电商、网络直播、平台打榜等方式,推进品牌营销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让广东农产品品牌声名远播、行销海内外;完善服务配套,构建覆盖全省的一体化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深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的综合平台和桥梁纽带功能,探索农业农村综合服务新模式。

三是抓增收致富,坚持引导外出就业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两手发力,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持续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让小农户融入产业链、挑上“金扁担”。

聚力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

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实现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一是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坚持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两端发力,突出需求导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高水平建设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广州、深圳种业创新高地。突出应用导向加快成果转化,发挥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技服务“轻骑兵”作用,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二是充分发挥农村改革的法宝作用,既“稳”又“活”推进“三块地”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股份合作、连片流转、土地托管等模式放活经营权。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多层次市场主体。

大力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

坚持环境优美、设施便利、乡风淳朴、精神富足同步推进、一体建设,推动乡村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精准做好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做好农房风貌规划,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抓好厕所、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三大革命”,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突出抓好村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作风建设,推动治理资源和服务重心下沉,深化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打造平安乡村法治乡村。

三是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好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工程。大力倡导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文化,加大“广东好人”“南粤新乡贤”“文明家庭”等选树宣传力度,因地制宜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推动县镇村融合发展

一是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坚持分类施策,实施“创先、进位、削薄”行动,重点培育本土根植强、吸纳就业多、财税贡献大、生态友好型的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推动县域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建设一批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园区,实现县域实力整体提升。

二是抓好县域城镇化,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乡镇综合服务功能,做强做实乡镇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功能,建设美丽圩镇,让更多农村人口在县镇就近就地安家落户、就业创业。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培育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特色小镇。

三是抓好城乡融合,推进城乡规划“一张图”、城乡建设“一盘棋”,推动基础设施向镇村延伸,以县域为整体,一体化布局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运营和管护。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教育联合体,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共建共享、融为一体。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建立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组织指挥体系,组建省市县三级指挥机构和工作专班,由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抓。

全面实行省领导同志定点挂钩市、联系县,坚持“主抓到县”与“由县主抓”相统一,形成指挥有力、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二是强化要素保障,以财政、金融、社会“三管齐下”强化资金保障,建立县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持续推进金融下乡、金融助农,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探索“政府资金+社会资本”的多样化合作模式,引导各种资本源源不断投向县镇村建设。以县、镇、村“三级发力”强化土地保障,县域形成差异化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和利用策略,镇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村用好点状供地、留用地开发利用等政策。以县内县外“双向施策”强化人才保障,推动县域内人才打通使用,实施新一轮人才下乡行动。

三是强化各方参与,支持干部改革创新,把容错纠错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深入实施“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督促指导和竞标争先,推动形成敢为人先、不甘人后、你追我赶、互促共进的浓厚氛围。

咨询热线 19925768843